疝气康复之星 造福苍生
--记疝气病专家,衡水市疝气治疗中心葛炳炎教授
“与一名好医生的相识,如同在病痛状态下饮服一剂良药,治病养心;也如同会见以为体己人,让健康的力量日渐强大······”这是一名曾经患有疝气病的厦门患者写在一封感谢信中的话。他将这封信寄到了衡水日报社,信中还不断重复到:能从病患中重拾健康,真实多亏了衡水疝气治疗中心的葛炳炎教授!为了让更多被疝气病困扰的患者回到健康的世界,记者特地采访了葛炳炎教授。
现任衡水市疝气治疗中心主任、阜城县疝气医院院长的葛炳炎,是副主任医师,从事疝气病、腰椎病、顽固性头痛等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工作。他曾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天津市红十字医院进修,同时,他还担任中国特效医术研究会理事,香港国际医学科学研究院教授。让我们敬佩的是,葛炳炎教授还被授予“中国名医”、“杏林科技经营”、“1999-2000世纪名医”等称号,个人传略也被编入了《现代名医》、《中国特色名医》、《中国当代科学家与发明家》、《世界华人发明家》等大型辞书。葛炳炎教授在疝气方面经20余年的临床研究,研制成功了“弹力疝气带”治疗疝气有显著效果。这项研究曾在1996年通过了专家鉴定,“属国内首创,处国内先进水平”,又于1997年获得了衡水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并被授予为国家专利,1998年荣获了全国“华佗杯”一等奖与国际“亚太杯”金奖。可以说,葛炳炎教授已经是衡水大地上一颗为患者贡献力量的健康之星。
据了解,他治疗的疝气患者来自我国的天南地北,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层次,最终都还给了他们一个健康的身体。葛炳炎教授介绍到,写信到报社的那位患者是厦门的一名退休干部,曾经在当地做过手术,但术后又复发,通过朋友介绍,他来到了衡水市疝气治疗中心,找到了他。经检查,发现这名患者的疝气已经达到一个壮汉的拳头般大小,若不治疗,随时有嵌顿的可能,危及生命。于是,当日葛教授对患者采用了“四联速效疗法”,第二天患者就去北京旅游,一周后,便回到了家乡。一个月后,这名患者经当地医院检查:疝气病彻底痊愈。他还特意打电话给葛教授表达了衷心的谢意。
鉴于“四联速效疗法”的速度之快、效果之佳,记者请葛炳炎教授作了简单的介绍。他说:“四联速效疗法”主要治疗腹外疝,是以他为第一主研人,在阜城县疝气医院与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共同研制成功的治疗疝气的科技成果基础上,结合古今中外名医、名药、专方验法治疗疝气的精华,在临床实践中逐步改进而成功的治疗疝气的一种新方法。据了解,“四联速效疗法”属于国内首创,处于国家领先水平,它主要采用四种非手术疗法的特长,科学而巧妙的综合叠加,相辅相成,可使多年疝气当即消除,一次痊愈,不需住院,不服药、不但无痛苦、而且无创伤、不易复发,不影响工作、学习及生长发育,替代了手术治疗,且避免了婴幼儿与高龄老年人及体弱多病者不适应手术的弊端。通过1800例疝气患者“四联速效疗法”临床观察,总痊愈率达99.6%以上,而对手术复发疝,用该治疗方法仍能治愈。可以说,葛炳炎教授研制的“四联速效疗法”,开辟了一条非手术治疗疝气的新途径,使疝气的治疗提高了一个新的台阶,为疝气患者作出了重大贡献。
自1998年以来用此方法治疗疝气患者一万多人,80岁以上老人一千多名,他们都赞叹不已说“这种疗法真好!”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天上午,葛教授还收到了一封来自承德的一位85岁离休老干部吕广泽先生的感谢信:“我是2002年4月去贵院治疗的,至今三年多了,疝气再未出现,感觉良好······愿此疗法能为更多的疝气患者接触病痛,享受人间美好生活。”
我们了解到,有三名90岁高龄的疝气患者均被葛炳炎教授一次治疗成功。其中,阜城县阜城镇党庄存一位90岁的刘忠恕老人患疝气已经二十多年了,到2004年1月已经长到如一个输液瓶子大小,一次大便后,疝气出现嵌顿,疼痛难忍,呕吐不止,冷汗淋漓,躺在床上动弹不得。病情危急,家人连夜把老人送到了葛教授哪里。葛教授迅速投入了治疗,不到半小时,患者的疝气逐渐缩小。紧接着,葛教授又为患者实施了“四联速效疗法”,半个小时后,这位九旬老翁竟然迈步走出了治疗室。经复查后,疝气病已经彻底痊愈。
熟知葛炳炎的人都说他不仅有精湛的医术,还有着医务工作者的高风亮节。曾有一名泊头市西辛店乡的疝气患者孙全福,50多岁,智力低下,孤身一人,家庭条件十分困难,在村干部的陪护下慕名来到葛炳炎的医院治疗。葛炳炎听说了如此情况,断然给予免费治疗,给予垫付药费近千元。武邑县紫塔乡车王孟村王某的小孩出生2个月就得了疝气,经多方打听,来到葛炳炎的医院治疗。当他带着村里的证明信,说明了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时,深怀慈善之心的葛炳炎又以最大的优惠,免了其三分之二的费用。全家人感激万分,紧握着葛院长的手说:“你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多年来,葛炳炎为困难家庭着想的事例数不胜数。他不光为患者减免费用,而且还关心社会慈善事业。为承德的白血病患者李松伟捐款;为阜城县古城镇一残疾贫困户送去了过年的油和面。非典期间,捐款捐物······人们称他是“乐善好施的葛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