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院

 葛炳炎 副主任医师:生于一九五二年。河北省衡水市疝气研究所所长,河北省阜城疝气医院名誉院长,北京药王阁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中国特效医术研究会理事,中国中老年保健专业委员会、疝气学科副主任委员; ...[详细]

当前位置:首页 > > 康复指南

引发斜疝的病因

浏览: | 时间:2015/7/24 16:06:15

  引发斜疝的病因: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腹股沟管突出即为腹股沟斜疝,约占腹股沟疝的90%,是最常见的腹外疝。腹股沟管外环处出现可复性肿块是最重要的临床表现。斜疝不可能自愈,且可能发生嵌顿或绞窄,故应选择不手术速效疗法治疗。但一周岁以内的患儿,腹壁随生长发育,强度增高,有可能自愈。老年体弱如患有其他严重疾患不宜手术,可在回纳疝块后用疝托紧压疝环,夜间休息时可除去。长期使用疝托可造成疝内容物与疝囊颈粘连,一般不予推荐。

    在胚胎发育期,胎儿睾丸位于腹膜后肾脏下方,其下端有睾丸引带连到阴囊,随着胎儿生长发育,睾丸逐渐下降,经腹股沟管进入阴囊,紧贴在其前面的腹膜,亦随之向下延伸成一囊袋,并包绕睾丸称腹膜鞘状突。胎儿出生前,紧贴于睾丸的一部分鞘状突成为睾丸固有鞘膜,余闭锁萎缩成纤维索带。如腹膜鞘状突未闭锁并与腹腔相通即成为先天性疝囊,腹内脏器或组织甚易从残留的腹膜鞘状突经腹股沟管突出外环形成斜疝。女性有子宫圆韧带穿过腹股沟管,因此也有类似的腹膜突起并降入大阴唇,如未闭锁亦可形成斜疝。 此外,先天性发育不良导致腹股沟管生理掩闭机制缺陷亦是腹股沟斜疝的重要病因之一。